在互联网效应下,人们也步入了互联网化的生活。如今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熟,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。因此,对于许多创业公司而言,融资成为了燃眉之急。但是随着创业公司越来越多,资本寒冬的现象也日益明显,似乎并没有完结的迹象。其实对于许多互联网巨头而言,他们也是拼尽全力才能化茧成蝶的。
有人曾经形容阿里巴巴的马云是跪着熬过第一个资本寒冬,但其实,作为互联网巨头BAT之一的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也曾有个相似的资本寒冬经历。
1998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。这一年里,大洋彼岸的拉里·佩奇和谢尔盖·布林在美国创办谷歌;这一头张朝阳的搜狐、王志东的新浪也相继成立。也难怪盛大的COO陈大年这样评价1998年:“那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。”
就在那一年的11月11日,马化腾和好友张志东在深圳注册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。
此时距离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不过5年。这段时间里,他在润讯(寻呼行业的龙头老大)当工程师,也因痴迷于互联网而结识丁磊(网易创始人),求伯君(金山创始人)这批日后的互联网巨头们。
宅男的普遍特征“低调”也在马化腾身上得以体现,周围的同事都对他印象不深:“小马当年一点都不起眼。”谁也没想到,不起眼的他在得知曾一起喝啤酒的丁磊创业成功后,也辞职加入这波创业潮。
90年代的润讯,年收入达到20亿元之多,已经做到研发主管的马化腾本可以顺顺当当地继续升迁,却转头选择一条不知成败的路,走的还很坎坷。
腾讯刚成立时做的是寻呼系统,不过此时的寻呼行业逐渐走向衰落,前景堪忧。这时广东电信拿出90万元来招标即时通讯系统,马化腾便和创业伙伴开发出中文版的ICQ(1996年由三个以色列人研发出的即时通讯软件)——腾讯QICQ。结果,招标输给了其他公司,不仅没拿到90万元,还得自己运营QICQ。
和大部分现在的初创公司一样,市面上的竞品很多,都拼命想着怎么获取用户、怎么快速实现用户增长、怎么让数据更好看。初期的腾讯也是如此,创业江湖里流传马化腾假扮女孩子聊天的趣闻就是这么来的。
除了在运营上费尽心思,腾讯也在ICQ的基础之上,针对其缺陷,做出可以在线加好友、发送离线消息和设置个性头像等创新。只不过,当QICQ的数据真的好转后,马化腾他们发现,资金短缺才是真正的“鬼门关”。
免费的商业模式下,运营成本却在燃烧,仅服务器就是一笔大开销。马化腾在润讯时因研发获利的第一桶金,对于创业来说根本不经烧。
不同于如今遍地VC的局面,那时候的风险投资意识在中国还未普及。马化腾只得弯下腰,到处找人借钱。借钱的时候,他几乎对每个人说过“以股还债”,但都被拒绝了。李黎军(曾任深圳电信局技术中心负责人)曾帮马化腾江湖救急,他的态度基本上能代表大多数人:“我真没觉得腾讯能做成啊,就是个破QICQ吗,都没办法赚钱。”借钱终究只能缓缓燃眉之急,在他们找到盈利的正确方法前,QICQ就是一个吞钱的无底洞。
实在没办法,马化腾和他的团队考虑卖掉QICQ。报价从300万、200万、到跌破心理预期的60万,才终于有人愿意接手。只是在签字画押的那一刻,马化腾不愿意了。他舍不得卖掉自己心血,于是只能继续四处找人借钱,一度穷到蹭别人的服务器。
1999年11月,是腾讯的一周年,QICQ的注册用户终于达到100万,腾讯的账面上却只剩下1万多元。重压之下,哪怕在梦里,马化腾都会因为怕交不起服务器的托管费而惊醒。更糟糕的是,这茬还没解决,新的麻烦事又找上门来:ICQ发来一封律师函,称腾讯的QICQ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。
内忧又外患,腾讯内部真乱成一锅粥了,只能紧急召开大会。
也正是在这场大会上,马化腾第一次听到“风险投资”这四个字。彼时的腾讯,已经把能借的钱都借光了,刚刚出现的风险投资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。恰逢中央决定在深圳开办一场高新技术成果的交易会,马化腾马上揣着改了6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跑遍展台。
好在,腾讯的用户量是很好的“对外名片”,最后被IDG和李泽楷(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)旗下的香港盈科资本看中,二者各自出资110万美元并占有了腾讯20%的股份。
虽然解了燃眉之急,可事实上他们的投资理由令腾讯上下失望:前者是看到美国的ICQ被美国在线以将近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,寄希望于腾讯被收购后的获利;后者则是急于打入内地市场,望腾讯助力。